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

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

解志文:“外圆内方”的科研传承者

发布时间:2018-06-19    浏览次数:次    来源:本站原创   

  

  近期,校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摩擦学与纳米喷涂试验平台”上线运行,成为机械学院重点布局科研平台之一。该平台依托辽宁省复杂工件表面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重点聚焦先进制造、钢铁冶金领域关键装备热端零部件/模具表面抗摩减磨、防粘和高温腐蚀防护等重大需求,系统开展材料-环境交互作用机制、微纳米表界面摩擦效应、先进功能涂层材料体系设计及服役寿命精准评估与预测理论等多位一体研究。平台尤其注重机械、材料冶金与高温腐蚀等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突破高端机械、冶金装备零部件高温腐蚀防护与服役延寿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并助推先进防护涂层材料与技术的产业示范推广与应用。就此,作为本学科方向与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的解志文,也从科研的幕后走向前台。

  迄今为止,解志文在科大工作时间只有四年,但是他说“我是科大人”。1998年他考入鞍山钢铁学院焊接工艺与设备专业,毕业后应聘到本溪钢铁集团公司,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焊接工程师。工程实践磨炼了他的意志,同时也暴露出他知识储备严重不足的问题,他就想着找机会继续深造。2005年,解志文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2011获得博士学位后加盟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开展机械摩擦学与表面工程方面科研工作。

  许是故土难离,2014年,解志文兜兜转转又回到母校科大。这回他不走了,要留下来搞教学干科研。这4年,解志文真是收获满满:入选2015年度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2017年度辽宁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被评为校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获批校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1项,省教育厅优秀人才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高校/军工预研项目3项,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创新团队项目1项;在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国内外专业期刊/会议发表论文近30余篇,SCI收录19篇,引用达80余次;申报发明专利4件,授权1件;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表面工程委员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子束离子束专业委员会”委员。

  谈到这些成果,解志文说,“非常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尤其是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时候,老教授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了我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也是从那时起,他逐渐意识到,科学研究的根本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敬业精神与执着的理想追求,科研人员必须具备这种“精气神”,这种“正气”。他说,这是科研工作者的底蕴,更是培养良好科研素养的源泉动力。这些都为他日后学习、工作和科研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搞科研就要“顶天立地”。解志文认为,顶天,就是科研方向的选择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创新性,时刻关注并掌握国内外学科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摆脱从众心理,不去做重复性研究,要形成自己独有的研究特色。要定位高远,大胆去猜想和假设,暂时可能看不清道路,但不妨碍科研方向,厚积薄发之后就会云开雾散。立地,就是要切合实际,瞄准重大工程应用背景与企业关键技术需求,为提升企业装备制造业水平提供强大理论与技术支撑。重大科研成果都是从一线来到一线去,那些接地气的科研成果,才有可能有创新性突破。

  科研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长久,必须靠团队。作为团队负责人,解志文积极夯实研究平台,加强团队建设,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他知道,团队要保持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就不能人才断层,所以他积极引进年轻博士加入团队,并全力支持年轻教师独立承担课题。陈永君博士是一位很有潜质的青年教师,加盟团队一年多时间,已承担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青年项目、校科研基金与美的集团科技攻关等多项课题。解志文提倡“走出去”与“引进来”研究策略,重视学术交流,鼓励青年教师与研究生参加行业会议,送技术骨干去同业交流……只要能培养团队成员,解志文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同时,他聘请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提升团队成员与学生的学术视野与敏感力。

  解志文不要求团队成员天天加班工作,但他注意营造有压力的科研氛围,他说任务没完成总是想再干一会,有计划的学习和科研,总是比赶进度好得多。目前,他带领的“功能防护涂层材料与关键技术创新”团队也在日趋成熟。“团队成员都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团队成员、研一学生邵宪吉说,“没有目标,最终肯定是大家都没戏。”

  科研成果需要积累,学术思想也需要积淀,解志文经常一个人默默“自省”。这个时候往往是科研遇到了瓶颈,研究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显著成果,究竟何去何从?有些成员会对研究方向有疑问,但解志文坚信,慢工出细活,选择的道路越前沿,研究的时间肯定就越长,伴随的结果一定就越扎实。机械摩擦学属于交叉学科,就是常说的“新工种”,涉及材料、机械和化工等多个领域。短期没有成果很正常,要想有成果,必须自身硬。专业基础如果有短板,可以继续学习;某些实验暂时缺设备,可以通过外协去做。“人穷志不穷”,思想意识是绝对不能落后的。“我们团队所确定的课题,都是做过深入的背景调查,搭建了合适的研究平台,理论构架具有可塑性,我们一直都走在主干道上。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突破。方向或许会有调整,但是意志绝不动摇。”解志文相信:高质量成果,一定具有鲜明的技术特色。他透露,明年团队还有三个项目要申请基金支持,并将在可预期的时间内取得突破。

  解志文一直铭记那些老教师的谆谆教诲,不忘初心,坚守科研原则,保持内心的方正。而在科研工作管理中,他又是团队的润滑剂,让团队没有阻力圆润运行。解志文说,我只不过延续了老钢院搞科研的敬业传统,我把老教师的精气神移植到我的团队中,我和团队成员一起传承老钢院的文化底蕴。

  20年时光飞逝,解志文也深刻体会着从一名懵懂学子到教师的成长蜕变。他表示:20年前母校赋予我理想,20年后母校为我插上梦想的翅膀,在母校怀抱与老师的关爱中成长,这种感觉真好!

  内敛又不失锋芒,平和孕育创新,让我们共同期待解志文团队下一个成功。(本报特约记者 邢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