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

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

知行合一的思修老师

发布时间:2018-06-19    浏览次数:次    来源:本站原创   

  

  

  “教书育人,不仅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使命,它可以让我真正为社会作出一些贡献。”马克思主义学院孟晓东老师铿锵有力地说。嘿,你别以为这是在“唱高调”,接着往下看,你就知道他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012年夏天,孟晓东从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毕业便来到辽科大,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他知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不小心就沦为说教课,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所以最重要的就是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意听、有所得。针对部分学生讲而不听、听而不懂、懂而不做的现象,孟晓东专门对此进行了大量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5年内独立完成学术论文8篇,主持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在内的5个科研项目,不断探究思政课有效性流失的原因和对策。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孟晓东的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逐渐成为学生眼中的“讨喜老师”。

  想要做一名“讨喜”的思想政治课老师,孟晓东可有自己的“独门秘诀”和“秘密武器”。

  “有问必答”,是孟晓东思修课最受欢迎的环节。对回答学生的问题,他的原则是:不敷衍、有深度、有逻辑。孟晓东说:“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远远超出课本范围,都是随机不可控的,这很考验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思考能力,准确恰当地回答这些问题很费心血。但是,教师如果能回答好这些‘棘手’问题,就可以真正帮助那些有疑问、有困难的同学,提高同学们学习思修课的积极性,所以,即使有难度也要把这个环节坚持下去。”当然,每次授课的内容也非常重要。每届学生的构成不同,关心的话题也各不相同,所以孟晓东的PPT设计风格每年都不会重样,讲课的案例也是与时俱进,力求最新最好。最后就是形式灵活,孟晓东对一些新技术新设备特别感兴趣,只要好用就会引入到课堂上来,例如早先的随机点名器、现在的超星学习通等,他都用过,以达到精准施教的目的。

  孟晓东的课堂上总会抖出让大家耳目一新的点子,“组合数字”就是他经常运用的点子之一。1~100数字,在特定的规则下,不同的组合就会构成不同的结果,也会碰撞出不同的意义:也许是两个很大的数字组合在一起,那样可以做到强强联合;但是如果一大一小巧遇,又可以做到弥补差异。就这样,孟晓东向同学们渗透了合作的策略和价值,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和义利观。

  孟晓东教学既“因材施教”又注重联系实际。在给艺术学院曲艺2016班上课时,孟晓东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要求学生们围绕自己关注的问题,四到六人一组,制作短视频《校园道德观察》。学生们从找“合伙人”、思考问题,再到编写台词、拍摄视频、完成剪辑,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将专业技能、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实际“工作”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他是一个极具创新又认真负责的老师!”曲艺2016学生孙凯路说。

  孟晓东的“思修课”是延伸到课下的,而且在课下也同样“较真”。他入职不久就敏锐地发现自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助力价值。2012年秋天,他创办“科大思修群”,实时与同学们进行线下交流互动,实现课上课下一体化、虚拟现实一体化,通过一对多和一对一的方式给同学们提供有益的指导,提高了思修课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至今,群内有近500个成员,孟晓东发布原创网文十几万字。随着微信的广泛普及,他在2015年创办“辽科大思修公社”微信公众号,推出微生活、微语录、微互助三大板块,围绕大学生关心的话题,推送自己原创短文。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首个大学生理论社团——“众智读书会”的指导教师,孟晓东致力于通过理论社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筹划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孟晓东介绍说:“社团主要围绕‘红色经典、传统经典、时政热点展开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圆桌读书会、百人读经典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丰富的上课内容,活泼的授课方式,“较真”的思修老师,课堂又怎能不引人入胜?又是新的一天,又是新的课堂,孟晓东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群期待着他的学生。(大通社记者 胡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