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

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

李晓明——人生可以短暂而精彩

发布时间:2018-05-18    浏览次数:次    来源:本站原创   

李晓明在上课



2017年7月15日,李晓明(左)代表团队与辽宁国远科技公司签约



笑容灿烂的李晓明

 

  那一场雪好大啊。也许他喜欢冬天,喜欢漫天飘洒的唯美,于是他伴着轻盈的雪花潇洒远去。可是,亲人、同志、学生,在清冷的雪中,守望着悲伤,目送着难过,却感到无限凄凉……

  真的是一场梦啊。只有看见一排排兀立的花圈花篮,听到一声声难抑的悲泣,大家才确信:那是不忍卒读的现实……

  李晓明,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材冶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系主任,学生的好老师,同志的好兄弟,科大的好员工。2018年1月9日凌晨3点零5分,来不及留下一句话,猝然离世,年仅39岁。

  可是,分明——

  1月5日(星期五),他还在期末监考,有条不紊地将英语AB卷一份一份捋清查验。当晚回到家,他还高兴得像孩子似的跟爱人汇报:“你知道我这半年在忙啥?哈,这回我和同事要甩开膀子大干了!你老公是不是很帅?”他双手插在牛仔裤兜里,略显肥胖的身子骄傲地扭了几扭。

  1月8日(星期一)中午,他还和自己的9个在校硕士生团团围坐,指导研三学生答辩,寻问研二研一同学课题研究情况,鼓励大家“以后要做的事很多”。当日下午,他还按时坐在校部421会议室,参加学校第四轮学科评估总结汇报会。他一边认真领会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具体措施,一边琢磨怎样结合本专业加强平台和团队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谁料想,他嘀嗒有力的生命时钟,突然就任性地停摆了——无论亲人、朋友、同事、学生怎样撕心地呼唤,死命地拖拽,他再也没有回头。如果他早些到医院彻查一下,也许……唉,也许他真的太累了,要休息休息吧。可是,弥留之际他那无声的泪流,又明明白白是他的万千不舍……

  科教失英才,挥泪难惜别。

  2018年2月15日(除夕),李晓明的手机频繁振响:

  老师,新春快乐!(两个笑脸)我会永远记得您!

  老师,虽然您离开了我们,可我还是想跟您说一声:老师,新春愉快!老师,愿您在天堂一切都好。

  老师,想您了……

  2018年3月5日,李晓明40岁生日。早晨,李妈妈按惯例煮了5个红皮大鸡蛋,只是再没有儿子胖乎乎的身体任她笑呵呵地滚“好运”。晚上,9岁女儿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是爸爸的生日,可是我再也看不到他了……

  吸粉,卖声,坐台——这就是我的生活。

  材冶学院时任院长谢安国教授依然记得和李晓明的三个“第一次”。2006年初夏,浙江大学本硕博李晓明第一次走进科大。为显庄重,那天他特意穿一套黑色西装。李晓明向院长谢安国真诚表白:“我喜欢当老师。”不久就有了入职后的第一次谈话,李晓明再一次向谢安国郑重承诺:“我一定把工作做好。我的职业就是我的事业!”紧接着是令谢安国惊喜的第一次上讲台:完全没有新教师的拘谨,掌控全场,很有范儿!

  果然是一个超有范儿的老师,果然是一个把职业当作事业的老师。有一届届学生的回忆为证——

  讲台上的晓明老师举起粉笔,在黑板上讲解数值传热学中的向前差分,向后差分。他幽默率性,语调温和却中气十足,余音绕梁。他体态偏胖,不停地擦汗,擦汗,胖乎乎的样子好可爱;

  他板书工整,字迹漂亮,画的图特别好看。讲授的内容有宽度有深度还有难度,好像所有知识都装在脑子里,挥洒自如逻辑性强,实例丰富引人入胜;

  “传热学”和“制冷原理”两门难学的课程,他依旧用庞如大海的知识吸引我们的目光,“锅炉原理”课深入浅出的讲解,至今萦绕耳畔。研究生工作间里,他手把手教我们编写代码,一坐就是一天;

  他数学功底深厚,只要学生问到基础理论公式推导,他顺手扯过一张纸就推,一边画图一边多角度讲解,具体详细,一会儿工夫,四五页A4纸就写满画满,令我们茅塞顿开。他就像长了一双透视眼,一眼就能看出我们问题出在哪儿,一下就能抓住关键,然后从简单到复杂循循善诱……

  学生们不知道的是,恩师李晓明的研究式教学方法和考试改革,已经成为许多教师学习的典范。

  2018年1月10日,是周进硕士答辩的日子。

  此前的论文盲审,周进获得了94分的好成绩,他和导师李晓明都很高兴,决心毕业答辩时再出点彩,尽善尽美。周进的毕业设计题目“斯特林热声发动机的数值模拟研究”,是基于李晓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热声非线性理论模型及声直流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拓展,除了理论计算比较多,还涉及声学、热学、流体力学等多物理场的耦合,复杂艰深。从刚开始的一窍不通到最终撰写出一篇优秀论文,周进深知晓明老师付出的智慧和汗水。一次,周进运用从书上学到的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求解计算,结果怎么算都出错。周末,师生俩从中午研究到下午3点,还是此路不通。晓明老师让周进给书的作者发邮件切磋,结果作者回信说“印错了”……

  如今,弟子要上最后的战场了,老师却躺在冰冷的格子间“不闻不问”。周进擦干眼泪暗下决心:这是老师留给自己的最后一个任务,一定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不给老师抹黑!1月10日上午,默哀一分钟后,周进开始答辩……

  “吸粉,卖声,坐台——这就是我的生活。”生性幽默的李晓明以这个诙谐的微信签名,表达对教育教学的“初心痴心”——“他不怕吸粉笔灰,不遗余力地将晦涩难懂的知识转化成悦声传递给学生,他在讲台上从事着他所倾心的教育事业”(摘自《悼词》)。李晓明多次说过:我就想做一名好老师,尽自己的本职。等到60岁退休时,回头一看,桃李满天下,那才是此生最大的成就。

  做一名好老师,是李晓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舍此再无其他。相比于对金钱权利的追逐,这无论如何也算不上“贪婪”和“奢望”吧。可是,天妒英才,短短12年,老天就剥夺了他这份“小确幸”。

  但时间的长短不是衡量生命价值大小的尺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晓明病逝的消息传出,他的14名硕士研究生(除两位远在广东的)都第一时间赶到老师身边,寸步不离守在灵前,送老师最后一程;工作在全国各地的学生,也纷纷在网上发文悼念、跟帖:

  您喜欢当老师,就想做一个好老师,您成功了,成功地让每一个学生心中有您。那么当您的灵魂游历四方的时候,您会看到您带过的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感谢您的谆谆教诲,您未完成的梦想,一定有人替您完成!虽然您走了,但是这世间您来过,您奋斗过,您爱过,您的每一片足迹都会印在我们心底……

   对于一位教师来说,学生们的爱戴与想念,成长与传承,应该是最大最宝贵的财富吧。李晓明在天有灵,应该得到告慰。谢安国说:“做一个老师容易,做一个好老师难。而李晓明确实是同学、同志、领导心中的好老师!”

  给我们专业弄个博士点,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谈及李晓明,同志们无不泪眼婆娑,哽咽难言,直呼晓明是“贴心的领导,同心的战友,热心的兄弟”。

  2010年,由于系里很多教师出去学习进修,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待遇的情况下,李晓明受命承担起学科带头人工作。从此,年轻的他成了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大家长”,除了学生,他宽宽的肩膀上又多了一副沉甸甸的担子。

  他不畏困难,毫无私心,任劳任怨。课太多师资不够时,他二话不说一并包揽;课时量不够充裕时,他又紧着同事上。不好上的课,李晓明责无旁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有四个方向,“热工设备及过程”课涉及冶金热能、锅炉动力、热工测试及自动化三个方向,相当难上,但最终却是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的李晓明担了起来。总之,系里的重事、难事、杂事,李晓明总是笑呵呵一马当先。而涉及到荣誉时,李晓明总是“躲猫猫”,“教学质量奖”给他吧,“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给她吧……

  李晓明热爱自己的专业,自从走进科大,他全力助推专业发展学科建设。他积极参与谢安国教授牵头的辽宁省示范性专业、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等各项申报工作。担任系主任后,专业建设更成为他工作的重中之重。

  李晓明是浙江大学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联合培养的博士,其中的一位导师是世界低温协会副会长,侧重“热声制冷”研究,很尖端。到科大后,李晓明将曾经的学习成果和研究内容与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热能学科相结合,引入热声制冷方向,丰富了学科内容,扩展了学科方向,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此学科上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同时,李晓明也不断寻求科技研究项目,建立项目实验室,深化项目研究方向和成果。近年来,他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可调温家具的设计、制作及研究,蓄热式空气源热泵应用与开发,工业高温空调器应用与开发,新能源客车空调系统的开发与性能评估,蓄热式电磁加热供暖装置开发,还刚刚参与了分布式能源生产调度专家系统模型开发与应用项目……李晓明的研究既超前又贴近市场——研发出口澳大利亚工业用高温空调系统,又针对我国北方冬季室外温度过低,研发空气源热泵空调。据说现在鞍山市好多新能源公交车,用的都是李晓明课题组参与设计的空调……

  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的大家长,李晓明一直琢磨把大家组织起来,建立一个科研服务社会的平台,打组合拳,开展校企合作和科技项目转化,扩大学科知名度。2017年7月,机会来了:鞍山市要进行工程中心申报。机不可失,一定要成功申报!

  半个月后,7月15日,通过校长张志强牵线联系,辽宁国远科技公司与李晓明团队签署“蓄热式电磁加热供暖装置开发”项目科技合同。

  两个任务同时压下来,李晓明的假期又泡汤了。大热的天儿,他一边撰写“鞍山市辽宁科技大学高效电热转化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材料(几易其稿),一边与同事带着学生一次次跑“蓄热式电磁加热供暖装置开发”项目,忙里偷闲,还参加了“第二届东北地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会议”……学生杨松记得,从学校到地处鞍山市铁西区的辽宁国远科技公司,总共半小时车程,晓明老师好几次打起了瞌睡。

  2017年9月新学期开学,李晓明又带学生实习,第四轮学科评估也正在进行时……国庆黄金周他依旧在忙碌中度过。一天中午看完学生论文,他因为太累,连午饭都没去吃。他在微信里对朋友说:“最近睡眠不好,老惊醒,喘不上来气。”家人和同事都劝他到医院彻底查查,他说“再等等,等放假……”

  2017年11月6日传来喜讯,“鞍山市辽宁科技大学高效电热转化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组建!这不啻系里的大喜事,李晓明和同事们喜笑颜开摩拳擦掌。

  可是——平台搭起来了,顶梁柱却折了……

  谢安国介绍,李晓明博士是作为热能动力学科骨干和专业建设主力成员引入到学校的,当时专业缺少强有力的师资支撑,李晓明当即表示要为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不遗余力做出贡献。“事实证明,他有能力,也有担当。”

  说到李晓明,同事韩仁志瞬间泪湿眼眶,“从本科教学到研究生指导,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从认识实习到生产实习,从本科毕业设计到带学生做项目,从团队建设到学科发展,自己还搞科研……晓明这是‘一条龙服务’啊。他想什么都做好,就得透支……”韩老师说不下去了。“我们亏欠他的,让他做太多了。晓明做工作全凭热爱,凭主动,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我非常欣赏他,敬佩他。”搭档李洪宇直言。

  材冶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臧喜民评价李晓明:“晓明做什么都很投入,很努力,处处为他人着想,做得相当好。”

  最懂李晓明的,还是爱人那颗心。“晓明——我的爱人,你的一生是短暂的,却是精彩的!你的精彩不在于你的学位有多高,你的头脑有多聪慧,你的工作有多出色!你的精彩在于——你为人宽厚大气,学识广泛渊博,更在于你始终保持一颗教书育人的初心!”追悼会上,爱人与李晓明含泪道别。

  可是爱人也曾不懂他,拿着“小鞭子”在后边给他加油:“职称今年有戏吗?”李晓明憨憨一笑,说“什么职称不都一样工作嘛”,结果临终前还定格于中级讲师;“人到中年得抓住机遇,孩子教育需要资金啊。”李晓明一扭脖子,说“钱够花就行啊”,结果早市上买来的10块钱手表他一直戴到最后;“换个房子吧,住得宽敞一点。”李晓明一咋舌,说“能住就行呗”,结果搬进新家他才知道房子长什么样……

  但在其他许多事情上,他非常用心,非常舍得花时间……

  李晓明离开4个多月了,他的小书房依然如故。阔大柔软的座椅仍然安放在那里,虚位以待;白色透明的大烟灰缸里,孤零零躺着一根烟蒂,那是他抽的最后一棵烟;一个装有半杯水的保温壶,敞着盖,似乎等着主人再来小啜……爱人说:“这个小书房是晓明的根据地,他总是把自己陷在座椅里,看书,弄电脑,研究教学,阅读文献……没完没了,12点前没睡过觉。”

  李晓明对爱人说:我就想教学,搞专业,让我们学科有大发展……终究是爱人认输:“我扭转不了他的价值取向,就只能支持他。何况我也知道,我的那些想法都忒俗。晓明重情重义,唯独不重利,学生比孩子重,工作比天大。他是个雅人,纯粹的人,追求更高志向的人。如今,他留给我的除了责任,还有比责任更重的、发光的东西,那是有益于社会的正能量。我为他骄傲!”

  一位2017届毕业生在网上留言:一个国家失去了年轻的光芒,一群学子再也见不到敬佩的老师……这“年轻的光芒”,应该就是“有益于社会的正能量”吧。

  有一首歌叫《与我常在》,年轻的李晓明走了,但在亲人、同志、学生心里,李晓明和他未竟的事业,以及他“年轻的光芒”,并未远去,而是常在耳边,常在心底,与我常在……(邢秋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