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

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

德能勤绩树风范 俯首为牛甘为后

发布时间:2017-09-20    浏览次数:次    来源:本站原创   

  


  他,1982年毕业留校做教师,从锦瑟年华到花甲之年,一直紧张地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没有时间出去深造,甚至连进修都没有,至今仍“保留着”学士学位;他,二级教授、省劳动模范、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鞍山好人·最美人物”……荣誉等身。他就是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高温材料与镁资源工程学院李志坚教授。35载岁月悠悠,他把青春、盛年乃至暮年全部奉献给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他说:我为能够工作、成长在科大这片沃土感到荣幸、满足和光荣。在校园里,老师永远是我引以为傲的称谓。

  李志坚说:“学生取得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实验室、教室、教研室是李志坚工作的“三点一线”。 实际上,李志坚教授当年刚参加工作,就是一头“小黄牛”。学校安排他到鞍钢耐火材料厂实习。他白天在岗位上认真掌握操作技术,下班后又回到学校加班加点,忙着实验室工作,连恋爱都是在实验室谈的。他觉得多干点活不算啥,这是本职工作,就当锻炼身体了。自那时候开始,他就一直努力多干些,再多干些。

  他知道,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的生命就在于爱心的传递、情感的投入。作为大学老师,他用自己的爱心去传授知识,把自己的真诚和情感融入到教学中。李志坚教过一个专科学生叫岳东旭,他原来的理想是毕业后回家“扣大棚”,学习专业课不上心。但听过李志坚几节“耐火材料应用课”、做过几次实验后,岳东旭主动找到李志坚老师,要求参加李老师组织的学生课余研究小组。毕业时,岳东旭深情地对李志坚说:“老师,通过听您的课,我了解了耐火材料;通过和您做实验,我爱上了耐火材料:通过您的言行,我知道了如何做人。”现在毕业才几年的岳东旭已经成为大石桥耐火行业很有名的专家,多家企业争相高薪聘请。

  耐火材料是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传统学科,也是特色专业,李志坚教授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实验。在实训过程中,他天天和学生们在一起,讲解企业所需要的生产数据,告诉他们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和他们一起做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甚至还把个人多年在科研实践中积累的产品配方提供给学生。李志坚还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将一些新方法、新理论充实到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有时候现场粉尘飞扬,站在对面都看不清人且气味刺鼻。一开始,有的学生戴上口罩手套,还有的学生离得远远的。李老师就对他们讲:“怕脏怕累干不好耐火,我们这一行成功的人都是从脏苦累活中锻炼出来的。”李老师带头不戴口罩手套,直接用手和料,并告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实际效果。当学生们看到50多岁的李老师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弄得满手是泥、浑身是灰时,都深受感动,纷纷效仿。有的学生问李老师这样做到底为了什么,这样的实验你完全不必亲力亲为。“培养你们的最终目的是让你们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社会,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就要勤于动手。”李老师说。

  李志坚教授的研究生全部参加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在他的指导下从事资料收集、实验设计、数据处理、撰写报告等工作。读研3年,学生们的工作、科研、论文写作等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近几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12篇被EI收录;申报发明专利20项,有10项获批;有4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3名研究生毕业论文获得学校优秀论文,其中1篇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

  在学生们遇到困难时,李志坚教授总是尽自己所能伸出援手。十几年来,他通过“助研”、救助等方式,先后资助了50多名贫困生,有的从大一一直资助到研究生毕业。他觉得这不单纯是给点钱的问题,而是鼓励学生做善事,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好品质。大三学生于振江家境贫寒,李老师让他“勤工助研”。于振江原以为只是在实验室帮老师备备料,打扫打扫卫生,没想到李老师却手把手地教他做实验,同学们都羡慕他有机会可以一探专业领域的奥秘。于振江备受鼓舞,他说自己不但在经济、生活上得到李老师的关怀,而且在知识能力上也得到李老师的悉心培养。不久,李老师又安排于振江参与指导低年级学生实训。许多个周末,于振江都在实验室里看到李老师忙碌的身影,和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越长,于振江的感动就越深,他发自内心地说:“李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的郭明义!”

  在学生即将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之时,李志坚教授还不忘助学生一臂之力,帮助学生增加就业本领,增强就业信心,开拓就业渠道,稳定就业岗位,做他们的指导者、领路人。仅2010年他就先后联系十余家企业来校招聘,100多名学生成功签约,并且就业层次比过去更高。2011年4月,他被评为学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目前国内耐火材料行业特别是东北地区,90% 的技术人员都是李老师的学生,其中一大批已经成为企业老总和技术骨干,为行业发展和经济振兴贡献力量。每每想到此,李老师内心就充满了成就感,他觉得这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励,比他自己取得荣誉更加高兴。

  李志坚说:“淡求名利、无私奉献是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高校教师不但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任,还要承担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责。这一点,在李志坚教授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现。多年来,他主持完成国家、省、市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100余项,大部分已转化成生产力,科研经费两千余万元。他与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曲殿利教授一同为国外多家钢铁企业进行冶金炉衬设计和配套中国耐火材料研发工作,开启了中国耐火材料大量出口的先河,为如今中国耐火材料在全球占60%以上的市场份额做出贡献。他所承担的“高密度低蠕热风炉砖”项目,在鞍钢10号高炉热风炉上使用,创造了连续高温时间最长的记录,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承担的“塑性相结合刚玉砖”项目,成功在宝钢、鞍钢等大型高炉上应用,为高炉长寿奠定了坚实基础,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承担的两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均已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其中“重烧氧化镁新技术研究”,解决了镁砂窑炉污染重、能耗高、工人劳动强度大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工厂,李志坚教授有许多称呼:工人叫他李师傅,因为他手把手教工人新的操作方法;管理人员叫他李经理,因为他经常与企业领导共同制定营销、管理计划,他把所有的智慧与才能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企业。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秉承诚信科研,牢记责任,坚守学术和职业道德,把社会需要、企业需求作为从事科研项目的出发点,求真务实,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即使企业主动找到他搞项目,又有可观的科研经费,如果他认为项目前景不佳,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向企业介绍项目相关情况,劝说他们不要盲目上马。吉林省有家耐火企业在他的一再劝说下,停止了一项投资几千万元的项目。后来,这个企业老板在“微信朋友圈”上留言:是李老师挽救了我们企业,也挽救了我。

  李志坚教授从不把自己掌握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作为获取个人私利的本钱,而是尽自己所能无偿地帮助一些缺少技术的中小企业。正因热心助人、不求回报,他在东北耐火行业口碑非常好。许多当年产值不足千万元的小企业,在他的帮助下如今都已成为纳税大户。一次,学院一位同事的儿子坐火车,听到对座两个人唠嗑:“这事你别愁,打电话找科大的李志坚老师,他能帮你,肯定会提供技术指导。”是啊,每天打电话找李老师解决技术难题的人不断。“有问题,只要打来电话,有时都不知道是谁,我都给他们支招儿。”李志坚笑笑说,“没啥,就是几句话的事。我的几句话有可能就给他们企业带来很大的效益,或者避免一个很大的损失,这是好事。我积累了这么多年,不回馈社会也浪费了。如果每个人都做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社会就好了。”海城镁矿一位退休工程师,十多年来在家研究镁砂提纯和生产高密度镁砂,由于在其他单位检测要价太高,老人无力承担,于是慕名找到李志坚教授。当听了老人的研究经历后,李老师深深被老人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所打动,一口应承下来,无偿帮助检测。他利用学生实验或者高温炉空余时间,免费为其做了多次实验,同时还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老人深受感动,到处宣传“我遇到真正的劳模了”!

  2006年,李志坚教授被授予“辽宁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以劳模精神、劳模形象、劳模业绩,为他所领导的团队注入了劳模风采。2015年12月,省总工会以李志坚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这是鞍山市首个以省模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也是省高校首批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之一。“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在技术、业务方面有专长、有创新能力和成果的李志坚教授担纲,吸纳省先进工作者曲殿利教授等一批教学科研骨干、企业技术专家及优秀研究生,形成了富有极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科研团队。团队里大多是年轻教师,科研立项、实验方案确定等重要工作都由李志坚教授挑大梁,但是当取得成绩、论文发表和分配奖金时,他总是向年轻教师倾斜,而当有加班、出差任务时,他却总是第一个上。他高尚的思想境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专业技术始终影响着身边的年轻人。看到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技术肯钻研的年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起来,李老师倍感欣慰。

  李志坚说:“‘好人’是点点滴滴的小事铸就而成的。”

  自从被评为“鞍山好人”后,经常有人跟李志坚开玩笑,“就你是好人,我们是什么人?”李老师说,实际上大家都是好人,他只不过是个“有证的好人”。自从有了“好人证”后,他坐公共汽车总是看车门,上来老人他要看是否比他年龄大,大就让座;上来小朋友目测是否够7岁,小于7岁就让座。近几个月鞍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面貌变化很大,我们校园也变得更美了。但是也有不和谐的地方,就是地面上还有烟头出现。作为“有证好人”的李老师,经常俯身捡烟头。但因为腰不好,每弯一次都十分痛苦。他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让个座、捡个烟头这些小事做起,讲文明,讲礼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就处处都是美了。

  由于李志坚教授品德高尚、业绩突出,被鞍山市推荐参评“辽宁好人”。说到这,李老师笑了,“给不给‘好人证’,都得认真做人,做个好人。”实际上,35载教学路,35载育人路,35载科研路,他一步步走过,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对得起教师身份,担得起公民责任,他一直就是个有担当有作为的“好人”。

  “德能勤绩树风范,俯首为牛甘为后”,用这句话形容李志坚教授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大学教师,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位好的老师能给予学生的永远不仅仅是知识储备,而更加宝贵的是一种精神传承和文化导引。(杜薇 邢秋艳/文 刘国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