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

“走过大赛,走向成长”系列报道(五)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加入时间:2020-05-25

 

 一、坚守教师育人初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王彩霞 

 “线上教学大赛”是一个崭新的比赛模式,从初赛、复赛到决赛,对参赛选手都是一场全新的锤炼,走过大赛,收获颇多、感悟良多。

精选教学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线下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烂熟于心,教室中的各种教具用起来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就可以保证教学效果。而线上教学的课堂部署在互联网上,如何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工具的选择极其重要。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各种教学平台的使用。学习经验的同时,实践才是最有效的途径。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在电脑上同时安装了腾讯课堂、腾讯会议、QQ群课堂、钉钉、雨课堂、超星等主流教学平台,对每一个平台进行调试安装,测试教学各环节是否满足需求。为了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仅测试课堂提问环节,就是家中手机、电脑总动员,回音、干扰、发言控制反复测试,至今记忆犹新。根据测试效果以及和学生的沟通情况,最终选择使用“腾讯课堂”直播、“超星”完成需数据支持的任务、QQ学习群进行沟通答疑。线上教学不仅仅是学生在学,老师也一直在学,学习新工具、熟悉新技术。得心应手的工具保证教学效果更佳,也保证了线上教学大赛过程的完美呈现。

梳理大纲,重新设计教学过程

 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结合网络的特点进行重新设计。线上教学即将开始的时候,连续几周的时间我都在查找资料、学习各种教学视频、总结和分析线上教学特点,认真思考如何让学生能够通过线上学习来掌握必要的知识点。重新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适应线上教学,精心设计每个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在比赛中呈现给师生,也得到了专家评委的认可。而专家评委们给出的中肯建议,也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了方向,让教学效果再次升华。

在大赛中学习,不断改进提高

 “线上教学大赛”高手云集,每个参赛者对教学的设计都各具特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互相学习和借鉴中,不断的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比赛让我将自己的授课过程设计得更合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线上学习资源。大赛还让我成了多面手,不但可以完成教学,还可以充当导演、剪辑、录像,每节课都是一场全新的“剧集”。比赛过后,又一次蜕变,坚守教师育人初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 线上线下齐发力,潜心钻研促教学

工商管理学院 柳光露

 从2003年正式从教至今,我已有17年的教学经历,教学对我而言就是“三尺讲台评日月,半根粉笔写春秋”。2019年突来的一场疫情,对所有人都是一场考验,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呢!虽然之前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号召,作为首批在线教学的尝试人选之一,先后参加了教务处举办的多场在线教学培训,接触了一些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手段,但要说“真操实练”,却一直处于忐忑的心情与实际应用的摇摆之间,觉得似乎留给我的时间和机会还可以游刃有余。但是,当疫情来临,国家发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时,我突然觉得时间已经迫在眉睫,此时思考的首要问题已经不是“能不能线上教学”了,而是变为“如何线上教学”才能保证“线上线下同质等效”的教学问题。

 结合我的应用文写作在线教学特点,我重新梳理了教学目标,提出“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以“鱼刺图”方式进行条目式呈现的目标,更方便于学生的理解。时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中,开展线上教学已两月有余。在这两个多月中,我从开始时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基本适应了线上教学的授课模式,有收获,有反思,更有进步。

 首先,参与线上教学大赛让我在忐忑中找到了依据与参考。对于“在线教学”方式的选择,由最初单纯的“直播”,到后来通过参加大赛,准备过程中和各位老师之间进行多次探讨,发现“直播+录播+在线答疑解惑+互动研讨+精讲串讲”等方式的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体现“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线上教学的特点。所以,结合大赛评审专家的终审意见,适当降低了“直播”时间比例,辅以“精讲串讲”,以知识点小结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高阶提炼,完善、消化、吸收任务点。我觉得,这种搭配式的教学模式,无疑会成为篮球比分,篮球比分网:今后全新在线教学模式的一种窗口式的呈现,将会更开放、更透明。

 其次,是对教学资源可选择来源的属性更具有了科学性、支撑性和认同性。一场疫情虽然拉远了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的距离,但它却打造了全新的全员在线学习模式。因为我发现,在正式开始线上教学前所担心的“同质等效”问题,因为有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平台的支持,让我对在线教学存在的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虽然是背靠背式的冷漠网络,但却不是师生的“孤军奋战”,依托“学习通(泛雅)的示范包+丰富的慕课资源+任课教师自我资源”的综合式建课,不但没有弱化课程教学,反而因为各种精品资源的引入,让我的课程在专业领域的贡献度上更进了一步。结合大赛评审专家的意见,后面任务点的设定在不增加时长的前提下,更精分了任务点的划分,同时通过让学生进行屏幕分享的方式,由他们讲解对于任务点的理解,“看一看、听一听别人是如何学习的”,“心目中的学霸们是怎么应对在线学习困难的”,教师进行汇总点评,这无疑是对如何解决在线教学后期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转移,以及疲劳期的来临使得他们因懈怠而带来的教学效果不能保证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思路。

 第三,教中学、学中思,学习促进专业成长。传统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信息化程度的检验多半是对于电子文档、专业工具以及演示方式的使用。但是全新的在线教学无疑对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为契机,我自学了制作微课中必不可少的有关“录屏”“音视频编辑”“声控字幕”“抠像”“图形编辑”“画中画”等多个工具软件,并将之应用在大赛提交的“5分钟说课”和“10分钟知识点讲解”中,评审专家的终审意见给予了肯定,但是也提出了“应该有圈画”的建议,这无疑给了我今后提升信息化技能手段的思路,那就是“如何让在线教学更具有画面感”?而“圈画”要素及功能的引入,会使在线课堂教学获得传统课堂在纸媒中进行“圈画”的效果,让教学画面更生动、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会让学生感觉师生间离得没那么远了。这种陪伴式的、类同于“一对一式”的教学手段的采用,将会使我们的课堂更鲜活,也更成为了我今后在制作“微课”“慕课”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人心齐,泰山移,常怀感恩之心。从学校决定全员参与线上教学开始,为了保证教学平稳过渡,校领导、教务处给予一线教师大力的支持,不但给教师们提供了多次培训的机会,还为了能够相互促进学习,提高线上教学水平,举办了“2020年线上教学大赛”,这无疑既是给一线教师在线教学提供了展示的契机,也为我们打破学院界限、打破专业界限,抱团取暖、共度难关找到了出口。我在大赛的微信群中,经常能够看到老师们互相咨询,类似“该用什么样的教学平台”“我的做法对么”“怎样处理更好一些”这样的问题,总会有热心的参赛老师及时给予解答,甚至教务处的老师也帮参赛教师提供各种解决困难的途径和工具。这种“不是对手,胜似队友”的参赛氛围,让我感觉到了团队力量的强大,也看到了辽科大人在线教学的热血情怀。

 春风十里,因为有你,两个多月的线上教学,让我收获满满。我收获了感动,感恩身边无私帮助我们的人。你们的帮助,让我感受到了爱与温暖。我也要将这份爱与温暖传递下去。我收获了知识,得到了成长。同行的路上,我们结伴而行,未来的高等教育全新在线教育模式可期可待。(教务处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联合 供稿

 

 

编辑:徐文路